从湖南涟源这起民事执行案件引发的思考:最高法的“答复”有没有普遍约束力,老百姓的“利益”要不要统筹考量
发布日期:2025-08-07
浏览量:48709
廉公调查网8月7日综合报道(盛祥桂)今年2月5日,涟源市人民法院发布:喜报连连!涟源法院省级荣誉再+4--
近日,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对全省法院审判执行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和个人予以表扬的通报》《关于对全省法院“枫桥式人民法庭”、人民法庭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和个人予以表扬的通报》,涟源市人民法院1个集体和3名个人获通报表扬。
6月底,《搜狐新闻》、《今日头条》、《百度·百家号》、《腾讯新闻》、《都市头条号》、《新浪新闻客户端》等各大网络信息媒介平台报料:“涟源法院,维侨权益不含糊,为归侨投资添信心”……
应该说:涟源法院是涟源人民信得过的法院。涟源人更希望“枫桥式法庭”继续在涟源法院发扬光大……
从7月底开始,一直不停在各大门户网站上传得沸沸扬扬的:“涟源法院:在民事执行案件中,应考量如何实现“以人民为中心”;“涟源法院这起民事执行案件,‘执行和解’条件已很成熟”。该两贴文均直指法律问题和民生问题。
这是一个依法治国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两大“课题”;放到一个具体的民事案件上需统筹兼顾的实际问题。在面对个案的司法实践中,如何做到“两全其美”,笔者认为:
首先要思考法律高度问题:
6月26日,涟源法院依法冻结了该市安平镇水口山村力达煤矿储存在该市自然资源局的“矿山生态修复基金”。
该煤矿及股东代表迅速作出反应,与申请执行人友善沟通、交流,达成“执行和解”的一致意见。便于7月4日、7月6日,先后向该市法院、市委政法委呈具了有股东代表签字、煤矿签字盖章、村委会签字盖章的:“请求依法支持执行和解的报告”。
7月24日,涟源市委政法委高度重视,以极其负责的态度组织多家单位召开了一次专题“座谈会”听取各方意见,对此执行案件可否达成“执行和解”。会上,该市法院“引用”了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针对贵州省类似此案的一份“答复”称:该“矿山生态项目基金”只能冻结,不能划扣。
该“答复”有没有普遍约束力?为此,查询了《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结果是该数据库里没有此“答复”……
但有意外收获:在湖南省人民政府的官网上查询到了:2022年8月29日颁发的《湖南省自然资源厅、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湖南省矿山生态修复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在此《办法》中有几个具体问题非常明确: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湖南省行政区域内的新建矿山、生产矿山及有责任主体的关闭矿山。
第十五条:基金被人民法院执行清偿债务时……(充分说明可依法冻结)……被划转的基金……(完全明确可依法划转)……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解释工作的规定》明确了司法解释的形式。而最高法院的答复、复涵等,不是司法解释;是针对各省高级法院对某一类案件或某个特别有代表性的案件进行请示的回复(函),不具有普遍的法律效力;由此及彼:
一是“答复”的效力,仅及于请示法院的个案;对其他案件不具有普遍约束力。
二是湖南省两厅颁布的《办法》,该办法第二条就已明文规定了,在该省行政区域内,具有“普遍约束力”。
其次是要思考民生深度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多次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并将其作为各级法院工作的核心原则。要求各级法院将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司法工作中去。
6月26日,涟源法院依法冻结了力达煤矿储存在该市自然资源局,用于煤矿关闭前置项目“生态修复”使用的“生态修复基金”100余万元人民币。这是对的!才有了矿方及股东代表“着急和解”的态度,更是凸现了严格依法执行的效果。
这“矿山生态修复基金”被冻结后,导致这个煤矿关闭的“前置项目”无法再启动验收程序,构成接下来要做的:涉及到该村760多人的:工资、工伤、房赔、农赔、债务清偿等“关系到当地村民切身利益”的各类大小项目无法推进。这就是个“民生”问题了。
第三是要思考如何才能实现“两全其美”的问题。
今年2月,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对全省法院审判执行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和个人予以表扬的通报》《关于对全省法院“枫桥式人民法庭”、人民法庭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和个人予以表扬的通报》:涟源市人民法院1个集体和3名个人获通报表扬。
把“枫桥经验”蕴含的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与依法治国、以人民为中心的大政方针,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民事案件中运用强制性为推手,促成自愿和解为目的,达到司法效率与社会效果平衡的结果。若每一起民事案件,都能在依法依规推进、多元调解促成下达到了此目的,既节约了有限的司法资源,又达到了“和谐”社会“平安”建设的大目标,这岂不是“两全其美“的大好事。
因此受力达煤矿影响的村民,以及关心、关注此事的网民,完全有理由相信:涟源市人民法院定会用政治智慧纵览全局、法治思维平衡权益、百姓诉求综合考量,定会尽快“执行和解”到位;亦可达到让老百姓体会到涟源人民法院,真正把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贯穿于司法全过程,切实提升涟源人民的司法获得感。
【审稿:阿渊】
上一篇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严惩释永信”
下一篇:没有了!